“用学术讲政治”是党校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体现,是坚持党校姓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党校学术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党校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政治是根本,学术是前提,话语转化是关键,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对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为期两天的学习,我认为党校教师“用学术讲政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夯实基本功,跨域思维局限。从示范课教师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的讲解,环环相扣的教学结构,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中体悟到广泛扎实的知识储备是基础,只有深厚的学术积淀,才能在教学中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呈现出开阔的思维视界,达到对问题抽丝剥茧之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出高质量有广度和深度的内容并非和盘托出,而是整体与各章层级中的非均衡布展,根据听之所需、解之所疑,以问题为导向,搭建内容框架,突出重点结构性。对于现实问题的理解,不能不顾及该问题在历史上的发展,从历史发展中解释生成性根源,同时运用现时案例,从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审视其合理性与局限性,通过这种从时间与空间维度的考察,把握现实问题自身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从而找到这些现实问题的理论本质与基础。由于学员的学习经历和职业背景存在差异,话语的表述需要满足受众的需求,用形象易懂、接地气的语言和鲜活事例为理论做注解,否则学员听不懂,影响授课质量。
探索“用学术讲政治”,凝练教学智识。“用学术讲政治”是自主性与纪律性的有机统一。对教学内容进行学理性阐释,让学员不仅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需要大量理论支撑,而以理服人的过程必须符合特定的政治语境、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特别是对党的思想理论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阐释要遵循党的思想要求,服务于人民实践发展。同时,“用学术讲政治”包含着学理与价值的耦合发展,正如有教师在示范课中所提到的,经典著作具有政治性、学理性和时代性特质,经典导读的教学要避免“讲原著,没讲学术”“讲学术,没讲好当代价值”等问题。作为教师的学术造诣,要站在学术前沿的阵地上实现与时代共振,不断展开对实践价值的追问,使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大众化、时代化在教学过程中得以真正诠释。
坚持教研咨一体化,增强自我实践力。在认真学习优秀教师有关推动教研咨一体化的研究报告以及学校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对教研咨一体化理念及机制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强化教研咨一体化需要个体力量与集体力量的融合。对集体而言,从组织策划、课题申报、项目立项,到团队调研、成果发表、决策应用、教学专题构建学校、部门、教研部和教师的共同体;对个体而言,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学术兴趣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努力做到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统一,自觉把课堂教学、学术兴趣、咨政研究同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员中蕴藏的咨政研究资源,把学员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咨政研究的选题,把学员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转化为课堂讲授的案例,转化为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的基础。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原载《江苏党校报》2019年9月5日第03版)